完全壓倒美日德DD?還原S系新十級驅逐雷暴
在《戰艦世界》0.6.2版本中最耀眼的軍艦是誰?那一定是“雷暴”!也許許多艦長覺得“雷暴”性能一般般啊,那是因為還沒有摸透她的性能。3月31日(本周五),清風大神將在大王直播,向各位艦長們如何才能把“雷暴”玩得66的!說起“雷暴”,她到底是怎么來的呢?
1942年,衛國戰爭正如火如荼。負責設計艦船的蘇聯第17中央設計局已經撤離到了喀山。盡管紅軍在戰場上還有著巨大困難,但蘇聯設計人員已經在為紅海軍的戰后歲月規劃戰艦了。戰場經驗表明,紅海軍現役驅逐艦防護和火力薄弱,防空能力差,很容易成為德國飛機的活靶子。現有的48型驅逐領艦和35型驅逐艦已經不能夠滿足戰場需要。蘇聯海軍有必要設計一種全新的驅逐領艦。 設計工作于1943年完成。第17中央設計局在35型驅逐艦的基礎上設計了一款遠洋驅逐領艦。該型驅逐領艦艦體長130米,標準排水量達到3300噸,裝備3座雙聯裝B-2U型130毫米主炮塔和雙聯裝V-11型37毫米防空炮。
40型驅逐領艦草圖 該型驅逐領艦采用長艏樓艦體設計,內部空間得以擴大。特別是燃油艙和官兵生活住艙的擴大,提升了該型驅逐領艦的續航力。在14節巡航速度下,該型驅逐領艦航程能達到6000海里。與此同時,秉承蘇聯驅逐艦的高航速傳統,該型驅逐領艦8萬馬力的主機可以讓其達到36節的航速。蘇聯將這型驅逐領艦命名為40型驅逐領艦。可以說,40型驅逐領艦的設計性能完全壓倒了同時期德國1944年型驅逐艦計劃、日本夕云級驅逐艦和美國基林級驅逐艦。 但問題在于,蘇聯驅逐艦防空能力弱的軟肋在40型驅逐領艦上仍舊沒有到根本解決。同時,B-2U型艦炮在研制過程中遇到瓶頸。1944年,蘇聯工農紅海軍科學技術委員會工程設計局對此提出了改進建議。建議將40型驅逐領艦的主炮換裝為雙聯裝SM-2-1型130毫米艦炮,防空炮換為雙聯裝SM-7型45毫米高炮。
卸掉炮塔護罩的雙聯裝SM-2-1型130毫米艦炮 SM-2-1型艦炮是第34中央設計局于1943年開始設計的新型高平兩用艦炮,和SM-5-1型100毫米艦炮系出同門,同樣采用了三軸旋轉炮架和炮塔雷達測距儀。由于身管長度達到了57.6倍徑,SM-2-1型艦炮的最大射程可達27.7千米。以雙聯裝方式開炮時,SM-2-1型艦炮的射速可達每分鐘30發。這一性能在戰后初期是非常先進的。為了使用新一代的533毫米魚雷,40型的魚雷發射管也被換成了PTA-53五聯裝魚雷發射管。
中國后來成功仿制雙聯裝SM-2-1型130毫米艦炮,該炮成為了中國051型導彈驅逐艦的主炮。
至今印度艦艇上還能見到PTA-53型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重新修改之后的設計方案被命名為40N型驅逐領艦。40N型驅逐領艦就是《戰艦世界》中S系支線十級驅逐艦“雷暴”號的原型。《戰艦世界》中的“雷暴”大體遵從了40N型驅逐領艦的設計。但為了統一型號,將防空炮改為SM-20-ZIF型高炮。這一修改也算有史可據,因為SM-20-ZIF型高炮就是將SM-7型高炮的炮管加長研制而成。
在大洋上馳騁的“雷暴”
《戰艦世界》中的“雷暴”,可見相比40型驅逐艦草圖已經有了很大區別
現實中的SM-20-ZIF型高炮
《戰艦世界》中“雷暴”的對空防御能力很強 1945年,時任紅海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將40N型驅逐領艦列入了1946-1955年十年造艦計劃,交由蘇共中央政治局討論。 經常犯外行指揮內行錯誤的斯大林同志此時卻難得清醒了一回。二戰后的蘇聯滿目瘡痍,重建后造船工業尚羸弱不堪,補充建造戰時損失艦艇已然相當吃力。此種情況下很難建造對工藝要求較高的40N型驅逐領艦了。更重要的是,二戰的經驗表明,驅逐領艦在實際作戰過程中和普通驅逐艦沒有什么太大區別,因此淘汰這個艦種是遲早的事情。這樣,40N型驅逐艦最終淪為了一型“圖紙戰艦”,湮沒在了歷史中。如今,玩家們只能通過《戰艦世界》想象40N驅逐領艦戰斗的情景了。
社會主義130mm
美帝國主義BB,吃我社會主義130和533魚雷輸出! [編輯:葉子豬小秘書]
|
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,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!